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是台灣最常見的淋巴癌類型,約一半的淋巴癌病人都屬於此分型。它不僅高惡性度、具侵襲性,病程發展快速,可能在短短數週就要人命。然而,經標靶加上化療治療,整體存活率超過5成,早期病人甚至高達7成以上。不幸復發仍有多種治療方法可選擇,為病 ...
遇上寒流時,為了暖身體,麻油雞和薑母鴨等是許多人的首選。但有感冒者要留意,醫師提醒,無論是中醫或西醫都不建議感冒狀態下進補,因為身體已經發炎,吃了可能會更嚴重;甚至有患者在吃完薑母鴨後,出現聲音沙啞的案例。營養師建議,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、營養充足飲食 ...
由於身體能將葡萄糖轉為肝糖,除存在肌肉中並使用,以維持血糖恆定。倘若肌肉量太少,讓葡萄糖滯留於血液中,會造成血糖上升。陳宏麟強調,評估肌肉量及身體機能的指標之一是「握力」,65 歲以上男、女性握力標準分別為 28、18 公斤,若不足就要當心 肌少症 ...
孩子上小學晚上還會尿床注意了!先前一名 11 歲的男童因為晚上還有尿床問題,需包尿布睡覺,讓父母相當擔憂。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醫師林子晴經過檢查後,確認「不是疾病」而是發育未完全,後續孩子在藥物控制下也改善許多。
當寒流來襲,民眾各出奇招禦寒,但有些看似有效的保暖方式,其實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。國健署提醒,常見的 6大NG習慣,務必避免,以免傷身。 天冷時,千萬別一睜眼就立刻起床,而是要遵循「慢、熱、起、穿、行」的原則。因為從溫暖的被窩突然暴露在冷空氣中,容易引發 血壓劇烈波動,導致瞬間升高,增加心臟負擔。此外,突然站起還可能導致 血液回流不足,讓大腦短暫缺氧,引發頭暈甚至跌倒。
國泰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謝政達形容,骨刺像是身體保護機制,長期的姿勢不良、肌肉緊繃,骨頭為了自我保護而多長一節,但可能因此壓迫到神經,造成「痠、痛、麻」等症狀。他進一步說明,骨刺的出現就是在提醒身體,生活或工作習慣可能出現問題。
元宵節將至,吃湯圓是應景必備。營養師張家榕說,20 顆小湯圓的熱量接近半碗白飯,要特別留意份量。她提供 3 招可以更健康吃湯圓,像是有些喜歡吃包餡甜湯圓類型的民眾,一天最好不要超過 4 顆;鹹湯圓則推薦可以加入蔬菜一起吃。
不少人打不到疫苗擔心感染流感,近幾天前往中醫門的民眾增加10%,希望藉由中醫提升免疫力,避免類流感上身。中醫師表示,免疫力是身體的防禦系統,而影響免疫力的因素眾多,民眾只要掌握5原則就可以養好免疫。
責任編輯: 林亭 推薦原因: 國內醫學界目前面臨「四大皆空」的問題,內科、外科、婦產科、小兒科,從過去醫學生心目中的熱門選項,變為相對高風險、低給付的科別。其中,健保點數佔有一定比例的問題,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以古人金句為例,提出改善問題的建言。
寒流報到,氣溫驟降除了引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增加外,感染呼吸道病毒的可能性也會增多。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陳龍指出,流感和氣喘患者容易在寒冷天氣裡中風發作,後者更可能有呼吸困難和血氧水平下降的情況,要特別留意。
隨著春節假期結束,因為拜年勤走動、居家大掃除、久坐滑手機等,導致連假後下背痛患者大幅增加。有鑑於此,復健科醫師劉建廷特別整理 4 項簡單有效的運動,讓民眾居家動一動,就能緩解不適。
口腔潰瘍久久未癒需當心!80 歲的張先生沒有菸、酒、嚼檳榔的習慣,卻口腔潰瘍多月,就醫檢查發現是癌細胞作祟。耳鼻喉科醫師提醒,倘若潰瘍一段時間都沒好轉,即使不痛也要就醫診察。